Thursday, September 18, 2025

牛市级别的判断

判断一波牛市初期的潜在级别,是在投资中实现超额收益的关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任何单一指标可以做到100%准确预测,但通过综合分析一系列来自技术面、宏观基本面、市场情绪和市场广度的信号,可以大大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用于在上涨初期判断牛市级别的经验和信号:

1. 技术面信号:底部形态与突破力度

a) 坚实且历时较长的底部形态

  • 历史经验: 大级别的牛市往往诞生于大级别的熊市之后。熊市的末期通常会形成一个历时数月甚至超过一年的底部区间。常见的形态包括双重底(W底)、头肩底、圆弧底等。

  • 判断逻辑: 底部盘整的时间越长,范围越宽,意味着空头力量被充分消耗,而多头在低位收集了足够多的筹码。一旦向上突破,所积蓄的能量就越大,牛市的级别也可能越高。

  • 案例:

    • 2009年3月: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股标准普尔500指数虽然形成了一个尖锐的V型底,但在见底前经历了长达17个月的剧烈下跌,恐慌情绪得到极致释放。

    • 1982年: 在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滞胀”和横盘震荡后,美股在1982年开启了史诗级的大牛市。这个牛市的启动,是基于一个非常长期的能量积累阶段。

b) 带动大成交量的向上突破

  • 历史经验: 当股指放量突破关键阻力位(例如:长期下降趋势线、重要颈线位、前一轮熊市反弹的高点)时,是牛市启动的强烈信号。成交量是验证突破有效性的核心。

  • 判断逻辑: “量价齐升”表明有大量新资金(特别是机构资金)正在积极入场,认可新的上涨趋势。这种共识是推动大级别牛市的基础。如果突破时成交量萎靡,则很可能只是熊市中的一次反弹。

  • 案例: 几乎所有大牛市的初期,都伴随着指数突破关键技术位时成交量的显著放大。

2. 市场广度信号:“万箭齐发”而非“一枝独秀”

a) 广度“冲量”指标 (Breadth Thrust)

  • 历史经验: 市场广度是衡量参与上涨的股票数量的指标,是判断牛市健康度的“心电图”。在牛市初期,会出现一种被称为“广度冲量”的现象,即在短期内(如10个交易日),上涨股票的数量远超下跌股票的数量,达到一个极端水平。

  • 著名指标: 例如“Zweig Breadth Thrust”或简单观察“10日涨跌股票数量比”。

  • 判断逻辑: 这种现象表明市场上涨不是由少数几只权重股拉动,而是绝大多数股票都在上涨,市场情绪由极度悲观迅速转向乐观,形成一股强大的、难以逆转的买入浪潮。这是大级别牛市启动的极强信号。

  • 案例: 1982年、2009年初等多个美股大牛市的启动点,都曾观测到强烈的广度冲量信号。

b) 创52周新高的股票数量激增

  • 历史经验: 在牛市初期,创下一年内新高的股票数量会从个位数或零,迅速增加到数百只,并且这个数字会持续扩大。

  • 判断逻辑: 这同样说明市场的上涨具有普遍性,赚钱效应开始扩散,吸引场外资金入场。

3. 基本面与宏观环境:“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

a) 宏观经济出现拐点迹象

  • 历史经验: 股市通常是经济的“晴雨表”,会提前3-6个月反应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大牛市往往在经济数据最糟糕、但开始出现改善迹象(例如:PMI指数从低位回升、失业率见顶回落)时启动。

  • 判断逻辑: 当市场普遍预期“经济不会更差了”的时候,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股票就开始吸引聪明的资金。此时的上涨,是基于对未来经济复苏的预期,这种预期可以驱动长期牛市。

  • 案例: 2009年3月美股见底时,美国的经济数据依然惨不忍睹,但市场已经开始预期大规模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将最终带来复苏。

b) 宽松的货币政策

  • 历史经验: “牛市由水浇灌”。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级别牛市都离不开央行(如美联储)的降息周期和/或量化宽松政策。

  • 判断逻辑: 降息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投资者的机会成本(持有现金或债券的吸引力下降),为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充裕的流动性是推动资产价格上涨的最直接动力。

  • 案例: 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后的无限量化宽松,都直接催生了之后的大牛市。如果在上涨初期,你判断央行将开启一个长期的宽松周期,那么这轮牛市的级别就很可能非常高。

4. 市场情绪信号:“在绝望中诞生”

a) 极度悲观的市场情绪

  • 历史经验: 大牛市的起点,往往是市场情绪最悲观、投资者普遍“谈股色变”的时候。此时,散户投资者纷纷离场,市场成交低迷。

  • 衡量指标:

    • VIX指数(恐慌指数):从极端高位回落。

    • 投资者情绪调查(如AAII):看空比例达到极致,看多比例在历史低位。

    • Put/Call Ratio(看跌/看涨期权比):达到历史高位,表明市场为下跌做了过度的保险。

  • 判断逻辑: 这是典型的逆向投资思维。当所有坏消息都已兑现,所有想卖的人都已经卖出,市场中只剩下最坚定的持有者时,卖压穷尽,一点点买盘就能推动市场上涨。从这种“绝望之底”启动的上涨,往往能量最足。

  • 案例: 2009年3月,主流财经媒体充斥着“资本主义终结”的论调,巴菲特发表著名的“Buy American. I Am.”时,市场正处于这种绝望的氛围中。

总结:如何综合判断牛市级别

在上涨初期,您可以对照以下清单进行评估:

  1. 底够深、够久吗? -> 经历了深度熊市和长时间的筑底?

  2. 突破够强吗? -> 是否放量突破了关键的长期阻力?

  3. 队伍够广吗? -> 是否出现了“广度冲量”,大多数股票都在上涨?

  4. 政策够松吗? -> 央行是否已进入或明确将进入降息和宽松周期?

  5. 预期够差吗? -> 市场是否刚从极度的悲观和绝望中走出来?

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多数是“是”,那么你很可能正站在一波大级别牛市的起点。反之,如果上涨只是由少数股票带动、没有成交量、宏观政策依然紧缩、市场情绪也并不悲观,那么这很可能只是一次级别有限的反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

举个例子,如何用逆向思维, 递归树的方法进行目标管理与任务规划?

🎯 示例场景:一年内写一本书 1. 逆向思维:从终点往回推 目标:一年后出版一本书 逆向思维:不是问“我现在该做什么?”,而是问“要出版一本书,前一步必须完成什么?” 出版 → 完成定稿 完成定稿 → 完成所有章节初稿 完成初稿 → 每月完成若干章节 每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