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1, 2025

举个例子,如何用逆向思维, 递归树的方法进行目标管理与任务规划?

🎯 示例场景:一年内写一本书

1. 逆向思维:从终点往回推

  • 目标:一年后出版一本书
  • 逆向思维:不是问“我现在该做什么?”,而是问“要出版一本书,前一步必须完成什么?”
    • 出版 → 完成定稿
    • 完成定稿 → 完成所有章节初稿
    • 完成初稿 → 每月完成若干章节
    • 每月完成章节 → 每周完成小节
    • 每周完成小节 → 每天写固定字数

这样,目标就被逐层拆解成了可执行的任务。


2. 递归树方法:层层展开

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画成一棵“任务树”:

目标:一年出版一本书
│
├── 完成定稿(第12个月)
│   ├── 修改与校对
│   └── 统一风格与排版
│
├── 完成初稿(第9个月)
│   ├── 第1-3章(第3个月)
│   │   ├── 小节1
│   │   ├── 小节2
│   │   └── 小节3
│   ├── 第4-6章(第6个月)
│   └── 第7-9章(第9个月)
│
└── 每周任务
    ├── 周一:写小节A
    ├── 周三:写小节B
    └── 周五:复盘与修改

这里的 递归性 在于:

  • 每个节点(目标/子目标)都可以继续拆解成更小的子任务,直到叶子节点是“可执行的最小动作”(如每天写500字)。
  • 每个子任务完成后,父节点自然就被“推进”了一步。

3. 结合逆向思维与递归树的优势

  • 逆向思维 保证方向正确:从终点往回推,避免迷失在琐碎任务里。
  • 递归树 保证结构清晰:每个任务都有上下文,能追溯到最终目标。
  • 动态调整:如果某个分支延误,可以在树上重新分配资源,而不是盲目加班。

4. 可视化表格(时间 × 任务树)

时间节点目标层级任务示例
第12个月根节点出版一本书
第9个月子节点完成初稿
每月子子节点完成1-2章
每周叶节点写小节、修改
每天最小动作写500字

👉 这样,你就能把一个“模糊的大目标”转化为一棵 可执行的任务树,并且通过逆向思维保证每一步都指向最终成果。


Friday, October 17, 2025

如何看待AMD与OPENAI最近的合作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读这个逻辑:


🧠 一、从 LLM(大语言模型)发展阶段来看

当前 LLM(Large Language Model)正进入 从“训练时代”转向“推理时代” 的阶段。

  • 训练(training) 阶段的算力需求极度集中在高端 GPU(如 Nvidia H100 / B200),关键指标是 FP8、FP16 性能与带宽。

  • 推理(inference) 阶段的算力更注重 性价比、功耗、内存容量与批处理效率,成本压力极高。

  • 随着模型架构趋稳(例如 GPT-4、Claude 3、Gemini 1.5),模型训练的频次下降,推理成本成为瓶颈

👉 因此,OpenAI 现在的首要问题不是“有没有最强 GPU”,而是“能不能让每一次推理更便宜”。
这时,AMD 的 Instinct 系列(MI300/MI450)在每瓦性能、推理效率、价格灵活性上具备竞争力,恰好契合了 OpenAI 的战略。


💰 二、从经济与供应链角度看

Nvidia 的芯片虽然性能领先,但:

  • 价格极高(H100 单卡价格约 3–4 万美元以上;GB200 模块更昂贵);

  • 供货紧张(Meta、Microsoft、Amazon、xAI、Anthropic 等巨头抢购);

  • 生态锁定强(CUDA 软件栈绑定,使迁移成本高)。

而 AMD 的策略正好反过来:

项目 Nvidia AMD
架构 CUDA(封闭生态) ROCm(开源生态)
性能 领先 10–20%(训练) 稍弱,但推理效率接近
价格 明显更低
可得性 紧缺 可大量供应
市场策略 高利润垄断 积极渗透、合作绑定

所以 OpenAI 的逻辑大致是:

“未来几年,我的推理算力要指数级增长,而不能被 Nvidia 的价格和供货掐住喉咙。”

与 AMD 签署 6 吉瓦 GPU 部署计划(尤其锁定未来的 MI450 / MI500 代产品),实际上就是算力多元化 + 成本锁定 + 供应稳定性保障的组合策略。

AMD 则乐于以 低价 + 股权激励 + 开放合作 换取高曝光度与生态地位。


🧩 三、从技术生态角度看

过去 OpenAI 的所有大模型训练都基于 Nvidia CUDA + NCCL 框架。但在推理端,模型已经高度抽象化(如通过 Triton、ONNX、vLLM、TensorRT 等接口)。

这意味着:

“只要推理端软件栈兼容 FP16/BF16/INT8 等主流精度标准,迁移到 AMD 只需较小的工程适配成本。”

AMD 的 ROCm 6.x 版本也已经在 PyTorch、vLLM、Transformers 等主流框架中获得正式支持,性能已能覆盖多数推理场景。

所以,从系统层面看,OpenAI 采用部分 AMD GPU 来承担 中等延迟容忍的推理任务(如 ChatGPT 免费层、API 后端、Embedding、语音模型)是完全合理的技术路径。


⚖️ 四、总结判断

简而言之:

角度 OpenAI 的动机 AMD 的动机
经济 降低推理成本,削弱 Nvidia 议价权 借助 OpenAI 打入主流 AI 市场
供应链 保证供货连续性,避免芯片短缺 销售大单、扩大产能利用率
生态战略 促进多厂商架构兼容 打造 ROCm 生态,抗衡 CUDA
技术层面 在推理层使用异构架构分担任务 展示高性价比 GPU 的竞争力

若未来模型增长趋缓、推理需求稳定,那么GPU 成本控制将成为 LLM 公司竞争的核心指标。
这时,AMD 就可能成为 OpenAI 的“节流阀”与“平衡器”——不是取代 Nvidia,而是迫使 Nvidia 降价并开放更多供应配额


如果你想,我可以帮你画一张简单的「OpenAI GPU 策略演化图」,展示从 2022 年到现在,它如何从“全 Nvidia”过渡到“多架构并行(Nvidia + AMD + 自研 ASIC)”。是否要我画?

Thursday, September 18, 2025

股市中的“分形”

市场动态特征(速度、力度)上的自相似性,这在技术分析中被称为趋势的“个性”或“特征”(Trend 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

一个趋势一旦形成,它在调整(回调)时所表现出的“风格”——无论是速度快、幅度深的急跌,还是速度慢、时间长的横盘整理——也常常会在不同级别的波段中重复出现。

核心理论解释: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延伸

这依然可以在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框架内找到解释,但需要深入到其指导方针(Guidelines)层面,而不仅仅是基础结构。

  1. 交替准则 (Guideline of Alternation)

    这个准则是最直接的解释。它指出,在一个五浪驱动结构中,浪2和浪4的调整形态和复杂性倾向于交替出现。

    • 如果浪2是一个简单、急促、价格调整为主的调整浪(例如“锯齿形调整”,Zigzag),那么浪4就很可能是一个复杂、耗时、以横盘整理为主的调整浪(例如“平台形调整” Flat 或“三角形调整” Triangle)。

    • 反之亦然。

    这个准则本身就说明了调整浪的“速度”和“形态”是具有规律性变化的。

  2. 趋势的个性 (Trend Personality)

    这是对您观察更贴切的描述。一个牛市或熊市在启动初期所展现出的调整特征,往往会贯穿整个趋势。

    • 强势趋势的调整特征: 在一个非常强劲的牛市中(例如科技股泡沫或2009年后的美股牛市),每一次回调可能都表现为**“急跌但快速收回”**的V形反转。小级别的调整是这样,之后出现的中等级别、甚至大级别的调整,虽然幅度和时间会放大,但其“急跌快收”的个性往往保持不变。市场不允许价格在低位停留太久,买盘非常踊ăpadă。这种调整的“速度相似性”正是趋势强劲的体现。

    • 弱势趋势的调整特征: 在一个缓慢、犹豫的“老牛”式上涨中,市场的调整可能更多地表现为**“以时间换空间”**的横盘震荡。小级别的回调是横盘,之后更大级别的中级调整也可能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的宽幅震荡。整个趋势的个性就是“缓慢”和“复杂”。

历史案例

案例1:美股2009-2020年的大牛市(强势趋势的代表)

这个长达十多年的牛市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其“个性”就是**“回调又快又猛,但恢复力极强”**。

  • 小波段预演: 在牛市初期(如2010年、2011年),市场出现了几次幅度超过15%的快速回调。这些回调在周线图上看起来很吓人,但都在几个月内就完全收复并创出新高。这奠定了此轮牛市的“个性”。

  • 大波段重现: 随后的几年中,虽然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如2015-2016年的横盘调整,2018年底的急跌),但最典型的特征仍然是2018年底和2020年3月的新冠疫情熔断。这两次都是历史级别的快速暴跌,但随后的反弹速度和力度也同样是历史级别的。其调整的“速度”和“V型反转”的风格,与早期的小级别调整如出一辙,只是规模被极大地放大了。

结论:这个牛市的个性就是“跌得快,涨得更快”。你如果在2011年观察并理解了这种调整风格,那么在2018年或2020年面对暴跌时,至少会有一个心理预期:这轮牛市的调整“个性”就是如此,暴跌之后很可能伴随着强劲的修复。

案例2:黄金2011-2015年的熊市(弱势趋势的代表)

黄金价格从2011年见顶后,进入了长达数年的熊市。

  • 它的个性是“阴跌不止,反弹无力”。每一次反弹(熊市中的调整浪)都显得犹豫和短暂,速度缓慢,随后是被更猛烈的下跌所吞噬。

  • 小波段预演: 在熊市初期,任何一次周线级别的反弹都显得非常挣扎,耗时良久但幅度有限。

  • 大波段重现: 整个熊市期间,几次规模较大的反弹(例如2012年的反弹),其形态和速度特征都与那些小级别的无力反弹非常相似,最终都无法扭转颓势,继而引发更大规模的下跌。

总结

市场走势不仅在形态结构上具有分形和自相似性,在**动态特征(如速度、波动率、调整风格)**上也同样如此。

  • 现象: 一个趋势在早期阶段表现出的调整浪的“速度”和“风格”,很大概率会成为整个趋势的“个性”,并在之后更大级别的调整中以相似的方式重现。

  • 意义: 理解并识别出一个趋势的“个性”,对于交易和投资非常有帮助。它可以让你:

    • 设定合理的预期:在一个“急跌快涨”型牛市里,回调时敢于介入;在一个“慢牛”市场里,对横盘调整保持耐心。

    • 识别趋势衰竭: 当一个趋势的调整“个性”突然发生改变时(例如,一个习惯了V型反转的牛市突然开始出现长期横盘且反弹无力),这可能是趋势即将反转或结束的重要信号。您这个观察非常敏锐和深入,完全正确。您不仅注意到了形态上的分形,还注意到了市场动态特征(速度、力度)上的自相似性。这在技术分析中被称为趋势的“个性”或“特征”(Trend 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

      一个趋势一旦形成,它在调整(回调)时所表现出的“风格”——无论是速度快、幅度深的急跌,还是速度慢、时间长的横盘整理——也常常会在不同级别的波段中重复出现。

      核心理论解释: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延伸

      这依然可以在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框架内找到解释,但需要深入到其指导方针(Guidelines)层面,而不仅仅是基础结构。

      1. 交替准则 (Guideline of Alternation)

        这个准则是最直接的解释。它指出,在一个五浪驱动结构中,浪2和浪4的调整形态和复杂性倾向于交替出现。

        • 如果浪2是一个简单、急促、价格调整为主的调整浪(例如“锯齿形调整”,Zigzag),那么浪4就很可能是一个复杂、耗时、以横盘整理为主的调整浪(例如“平台形调整” Flat 或“三角形调整” Triangle)。

        • 反之亦然。

        这个准则本身就说明了调整浪的“速度”和“形态”是具有规律性变化的。

      2. 趋势的个性 (Trend Personality)

        这是对您观察更贴切的描述。一个牛市或熊市在启动初期所展现出的调整特征,往往会贯穿整个趋势。

        • 强势趋势的调整特征: 在一个非常强劲的牛市中(例如科技股泡沫或2009年后的美股牛市),每一次回调可能都表现为**“急跌但快速收回”**的V形反转。小级别的调整是这样,之后出现的中等级别、甚至大级别的调整,虽然幅度和时间会放大,但其“急跌快收”的个性往往保持不变。市场不允许价格在低位停留太久,买盘非常踊ăpadă。这种调整的“速度相似性”正是趋势强劲的体现。

        • 弱势趋势的调整特征: 在一个缓慢、犹豫的“老牛”式上涨中,市场的调整可能更多地表现为**“以时间换空间”**的横盘震荡。小级别的回调是横盘,之后更大级别的中级调整也可能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的宽幅震荡。整个趋势的个性就是“缓慢”和“复杂”。

      历史案例

      案例1:美股2009-2020年的大牛市(强势趋势的代表)

      这个长达十多年的牛市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其“个性”就是**“回调又快又猛,但恢复力极强”**。

      • 小波段预演: 在牛市初期(如2010年、2011年),市场出现了几次幅度超过15%的快速回调。这些回调在周线图上看起来很吓人,但都在几个月内就完全收复并创出新高。这奠定了此轮牛市的“个性”。

      • 大波段重现: 随后的几年中,虽然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如2015-2016年的横盘调整,2018年底的急跌),但最典型的特征仍然是2018年底和2020年3月的新冠疫情熔断。这两次都是历史级别的快速暴跌,但随后的反弹速度和力度也同样是历史级别的。其调整的“速度”和“V型反转”的风格,与早期的小级别调整如出一辙,只是规模被极大地放大了。

      结论:这个牛市的个性就是“跌得快,涨得更快”。你如果在2011年观察并理解了这种调整风格,那么在2018年或2020年面对暴跌时,至少会有一个心理预期:这轮牛市的调整“个性”就是如此,暴跌之后很可能伴随着强劲的修复。

      案例2:黄金2011-2015年的熊市(弱势趋势的代表)

      黄金价格从2011年见顶后,进入了长达数年的熊市。

      • 它的个性是“阴跌不止,反弹无力”。每一次反弹(熊市中的调整浪)都显得犹豫和短暂,速度缓慢,随后是被更猛烈的下跌所吞噬。

      • 小波段预演: 在熊市初期,任何一次周线级别的反弹都显得非常挣扎,耗时良久但幅度有限。

      • 大波段重现: 整个熊市期间,几次规模较大的反弹(例如2012年的反弹),其形态和速度特征都与那些小级别的无力反弹非常相似,最终都无法扭转颓势,继而引发更大规模的下跌。

      总结

      您的观察非常准确。市场走势不仅在形态结构上具有分形和自相似性,在**动态特征(如速度、波动率、调整风格)**上也同样如此。

      • 现象: 一个趋势在早期阶段表现出的调整浪的“速度”和“风格”,很大概率会成为整个趋势的“个性”,并在之后更大级别的调整中以相似的方式重现。

      • 意义: 理解并识别出一个趋势的“个性”,对于交易和投资非常有帮助。它可以让你:

        • 设定合理的预期:在一个“急跌快涨”型牛市里,回调时敢于介入;在一个“慢牛”市场里,对横盘调整保持耐心。

        • 识别趋势衰竭: 当一个趋势的调整“个性”突然发生改变时(例如,一个习惯了V型反转的牛市突然开始出现长期横盘且反弹无力),这可能是趋势即将反转或结束的重要信号。

举个例子,如何用逆向思维, 递归树的方法进行目标管理与任务规划?

🎯 示例场景:一年内写一本书 1. 逆向思维:从终点往回推 目标:一年后出版一本书 逆向思维:不是问“我现在该做什么?”,而是问“要出版一本书,前一步必须完成什么?” 出版 → 完成定稿 完成定稿 → 完成所有章节初稿 完成初稿 → 每月完成若干章节 每月完成...